东方易元

禅·武·医私人定制+教学服务 洗髓功行业领导者

400-9968-913

联系东方易元
服务热线:

400-9968-913

当前位置:首页» 养生讲堂

养生先养气——“气”是生命的本源

2023-11-29 09:59:02阅读:1431

640.png

《老子》说: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(《四十二章》)这里的“气”是一个哲学概念,“冲气”就是阴气与阳气的调和、和合。战国时期,《孟子》、《管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荀子》都讲“气”,而且大都是从哲学上讲的。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《易传》,提出了“气”化生万物:“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。”“天地氤氲,万物化醇;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。”(《系辞传》)“二气感应而相与……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。”(《咸·彖传》)认为天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感交合而生成。在汉代,“气”已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。

01
气的意义

从字义上看,“气”主要指为风、云、雾等自然界的气体存在物。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气,云气也,象形。”气为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夫大块噫气,其名为风。是唯无作,作则万窍怒号。”也指精良的粟米,引申为物之精华,即“精气”。 

image.png

作为一个哲学概念,“气”意义主要有:

(1)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,是生命的基本条件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清阳为天,浊阴为地。”“天有精,地有形,天有八纪,地有五里,故能为万物之父母。”清阳和浊阴是气的两种形式,阴阳二气不仅产生天地,而且产生万物,包括人,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说:“人以天地之气生。”

(2)气是无形的客观存在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认为气的升降出入,表现为“无形无患”。气无形但气聚为有形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说:“气合而有形。”

(3)气是天地万物感应的中介。物体与物体之间充满了气,每一个物体内部也充满了气,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的气是联系天地万物的中介,也是联系每一物体内部各部分的中介。万物以气为中介,相互感应,相互融和。正因为有了气,所以天地万物才成为一个合一的整体,每一个事物才成为一个内部互有关连的整体。

02
气的作用


《内经》认为正气、精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。人的五脏、六腑、形体、官窍、血、津液等生理功能活动,都必须在气的推动下进行,如肺司呼吸,脾主运化水谷精微,肝主疏泄气机。气的作用有以下个方面:

①推动作用。气的运动推动人体中血液的运行与水液的正常代谢。

②温煦作用。气对人体有温养作用,以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。

③防御作用。气有护卫人体、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。

④固摄作用。气有防止血液及人体内正常存在的水液无故流失的作用,包括控制血液在脉道中正常循行,胃液、肠液及其他人身分泌液的正常分泌,以及汗液、尿液的正常排泄等医|学教育网整理。

⑤气化作用。指通过气的运动,人体产生的各种变化,具体指人体中精、气、血、津液等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。

image.png

03
人体病理变化

气机失调则会导致人体病理变化。如精气不足,称为气虚;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能保持协调平衡,称为“气机失调”升多降少,谓之气逆;升少降多,谓之气陷。气的运动受阻,运动不利,称作“气机不畅”;气的运动受阻严重并在某些局部淤滞不通,称为“气滞”;气的外出运动太过,称作“气脱”;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,称作“气结”、“气郁”,严重者称为“气闭”。气机失调,表现在脏腑上可见:脾失宣降,胃气上逆,脾气下陷,肾不纳气,肝气郁结。 

image.png

04
如何练气?

吐故纳新,调息是根。吐纳法是调息的方法,调息是调心的重要途径,可以止念。吐纳五分钟,相当于跑步5公里对于练气这一块的锻炼,外练筋骨皮,内练一口气。通过这一呼一吸的练习,能让身体迅速进入有氧状态,增强心肺功能,消耗腹部等堆积脂肪,调节脏腑,排出体内垃圾霉素,强化神经系统等帮助巨大。

 image.png


站桩是一调代三调,以调身代替调心、调息。它通过起势启动带脉,带脉一动,任、督二脉也动,十二经脉随之而动,实质上是外静内动,动中求静,故行家认为“桩功是休息中的锻炼,是锻炼中的休息”。站桩既能保养心神,又能锻炼形骸;既能健强脑力,又能增长体力,站桩时曲肘抬臂、屈膝下蹲,其目的就是让身体重心下降,使下面充实,下面充实了,肾精就会充实,肾精充实了,宗气运行通畅,心肺之气下降,肝肾之气上升。


 image.png




东方易元官微
版权所有:本文由东方易元独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