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易元

禅·武·医私人定制+教学服务 洗髓功行业领导者

400-9968-913

联系东方易元
服务热线:

400-9968-913

当前位置:首页» 养生讲堂

少林易元洗髓功修炼法要及详解:易筋经内壮为本,形气神共炼!

2025-08-30 10:36:20阅读:204

易筋经是从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功法,相传起于北魏太和十九年(公元495年),为印度达摩所创。达摩尊者只身东来,一路扬经颂法,后落迹于少林寺。达摩内功深厚,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,以致石壁上留下了他的身影。达摩留下《洗髓经》《易筋经》两卷秘《洗髓经》为内修之典,“洗髓”能“清其内”,《易筋经》为外修之书,“易筋”是“坚其外”,留于少林,流传至世今。


易筋经的“易”为改变的意思,“筋”泛指筋脉、肌肉、骨,“经”指方法。古有“一年易气,二年易血,三年易精,四年易脉,五年易髓,六年易骨,七年易筋,八年易发,九年易形”的描述。易筋经流传以来,其练功方法广为气功、武术、医疗所采用,以达到锻炼身体、增力壮骨、祛病延年的目的。

易筋经的锻炼在于身心并练,内外兼修。外练筋骨皮,内练精气神,多数动作与呼吸配合,并采用静止性用力。练功前要换宽松衣服,穿练功鞋或软底布鞋,充分活动肢体,集中注意力。练功中,动作尽量舒展缓慢,用力适度,刚柔相济,神态安宁祥和,精神内守。初练者以自然呼吸为宜,到一定程度后,动作可逐渐与呼吸配合。练功后注意保暖,不可当风,并作肢体放松运动。 


就本经的特点而言,要实现易筋,应从“内壮”做起。

(一)“内壮”的意义:

我国古代体育家认为“内壮”与“外强”相对而一:“内壮言坚,外强言勇。坚而能勇,是真勇也。勇而能坚,是真坚也”。

“凡炼内壮,其则有三:

一曰守此中道,专于积气,积气者,专于眼耳鼻舌身意也。

二曰勿他想,人身之中,精神气(血)不能自主,悉听于意,意行则行,意止则止,守中之时,意随掌下。

三曰持其充周。”“气积而力自积,气充而力自周。”

按照现代运动生理学去体会:“内壮”意味着以一定势为条件,借呼吸法诱导,作出加强大脑皮质对机体各部的控制训练,随着这种微妙的运动方式,逐渐地提高内脏器官的生活能力。

当然,“内壮”的锻炼方法是很多的,易筋经只是其中一种罢了。

(二)“内壮”与“易筋”的关系:

我国古代生理学家认为:“筋肉血脉为有形而主外,精气种为无形而守内”,二者一调和,人能活泼康健。然而“炼筋易而炼膜难,炼膜难而炼气更难也”。

这里的筋、膜、气是指人体解剖的表、牛表牛里、里三个概定位。“气”显然是指内脏的生活能力,所以“内壮”与“易筋”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,它们彼此影响,彼此提高,达到强体质的目的。

(三)易筋经的特点:

1.抻筋拔骨

易筋经十二势动作均要求上下肢与躯体得到充分屈伸、内收、外转等运动,从而使全身的骨骼及关节在定势动作的基础上,尽可能地全方位运动。

其目的就是通过“抻筋拔骨”,牵动脊柱与筋骨。如“九鬼拔马刀势”中的脊柱左右旋转与抻筋拔骨动作,“打躬势”中脊柱的主动前屈,“掉尾势”中脊柱前屈并在背伸的状态下侧伸动作,通过脊柱的旋转屈伸运动以带动四肢、内脏的运动,进而调节脏腑功能,畅通气血,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。

现代运动医学表明,通过充分的肢体屈伸,牵伸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,提高肌肉、肌腱、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,以及骨关节柔韧性、灵活性。并通过脊柱的拔伸屈曲运动来刺激背部的腧穴、疏通夹脊,顺畅任督二脉,调节脏腑气机,达到健身防病、益寿延年的目的。实际上脊柱拔展屈伸的运动,调节了脊髓和神经根,增强了其对各器官的协调作用。

2.以形导气

本功法练习时要求形体放松,呼吸自然,均匀流畅,不喘不滞,勿追求呼吸的深长与细柔。意念要求内静澄心,正如古云“将欲行持,先须闭目冥心,握固神思,摒去纷扰,澄心调息,至神气凝定,然后依次如式行之”。但动作要求不加意念引导,只要求意随形体动作的运动而变化,也就是在动作锻炼中,以动作导引气的运行,做到意随形走,意气相随。

同时,在某些动作中,需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。如“掌托天门势”中双手上托时,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;“摘星换斗势”中要求目视上掌,意存腰间命门处;“青龙探爪势”时,要求意存掌心。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,但却要求配合景象的意念调节。如“三盘落地势”中下按与上托时,两掌下按如水上浮球,上托如千斤重物之意境;“出爪亮翅势”中伸臂推掌时,两掌有排山之感;“倒拽九牛尾势”中拽拉时,两膀如拽牛尾;“打躬击鼓势”中脊椎屈伸时,应体验身体如“勾”一样的卷曲伸展运动。这些都要求意随形走,用意要轻,似有似无,切忌刻意执着于意念。

另外,本功法在练习某些特定动作的过程中要求呼气时发音(可不发出声音)。如“三盘落地势”中的身体下蹲、两掌下按时,要求配合动作口吐“嗨”音,目的是为了下蹲时气沉下丹田,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紧张,引起气上逆至头部;同时口吐“嗨”音,气沉丹田,可以起到强肾育丹田之气的作用。

因此,在该势动作中要求配合吐音、呼气,并注意口型,吐“嗨”音口微张,音从喉发出,上唇着力压于龈交穴,下唇松,不着力于承浆穴。这是本法中“调息”的特别之处。

3. 协调平衡

本功法动作要求肢体与躯干之间、肢体与肢体之间的左右上下,以及肢体的对称与非对称,都应有机地整体协调运动:动作的运动方向为左右、前后、上下,锻炼路线为对称或单一的直线或弧线,肢体左右的对称协调,彼此相随,密切配合,呈现出动作舒展连贯、柔畅协调的神韵。动作肌肉放松,用力圆柔而轻盈,不使蛮力,不僵硬,刚柔相济,使肢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得到较好的锻炼。

易筋经不仅是一套流传千年的养生功法,更是一种融合“内壮”与“筋炼”、形气意协调统一的传统修炼体系。它通过抻筋拔骨、以形导气、协调平衡等方式,全面提升人体机能,增强体质,畅通气血,从而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。真正修炼易筋经,是从内而外的改变——筋柔骨正、气足神宁,方为健康之本。


少林易元洗髓功

少林易元洗髓功,由菩提达摩所创《易筋经》、《洗髓经》演化而来,乃少林镇寺之宝。《易筋经》外练筋骨,《洗髓经》内壮脏腑,补精益气,强肾固本。古为高僧帝王养生绝学,现为社会名流高端私密健康法宝。该功法兼以儒释道禅武医为一体,是一套动静结合、身心兼修、内外同炼、系统完善的养生体系。

东方易元得大机缘,被授予唯一指定正统传承机构,组建专业传承团队,使之标准化、系统化、规范化、品牌化、连锁化、产业化运营。发展至今,已有数百家分馆,会员遍布海内外。

东方易元
版权所有:本文由东方易元独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